艾瑞咨询发布《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
日前,艾瑞咨询发布《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》,报告显示技术与审美变革推动医美行业发展,非手术项目丰富,“抗衰老”成核心诉求。注射类轻医美因效果明显、恢复期短等优势,复购率、市场规模增速超行业平均,艾瑞认为,注射类医美市场将成为医美领域新蓝海。
注射类医美通过针剂注射实现微创美容,分透明质酸、肉毒素胶原蛋白、再生针剂类、溶脂针类和埋植线年全球注射类项目中,肉毒素以887.8万例居首,玻尿酸556.5万例次之,再生针剂、胶原蛋白针受追捧,埋植线、溶脂针因技术不成熟、安全风险高等原因发展慢。
合成再生生物材料成投资热点,2024年占注射类材料投资60%。2024年11月,15款针剂获批,以玻尿酸为主。玻尿酸2022-2023年增速29.1%,通过复配拓展市场,但面临同质化等问题,机会在技术创新和新领域。
天然肉毒素与重组肉毒素共存,重组肉毒素有安全等优势但短期难替代,需突破技术壁垒,肉毒素市场需权衡投入产出,以强产品力和商业策略应对挑战。
再生材料中PLA、PCL热门,羟基磷灰石潜力大,痛点在技术和监管,机会在潜力赛道。胶原蛋白I、Ⅲ型常用,XVII型有潜力,面临技术和成本问题,机会在新应用。
医美用户以皮肤美容等面部项目为主,青年、轻熟期即开始,保养早。审美追求皮肤质感、面部协调,趋向个性化。偏好改善肤质,皮肤美容成刚需,私密护理、植发成新热点。用户最关注安全和效果,决策周期较长,非手术类项目稳步发展,水光针是入门首选,复购意愿高,但合规识别能力待提升。
注射类医美向“长效精准+产品多元+个性定制”升级,技术、产品、服务多维发展,在战略协同的系统化出海策略加持下,加速出海,需应对监管和品牌挑战。
相关推荐: